貓咪好像變懶、變瘦又愛喝水?小心可能是貓腎臟病早期徵兆!

貓腎臟病是許多毛孩家長都非常關心的議題

貓腎臟病是許多毛孩家長都非常關心的議題,尤其隨著家中貓咪的年齡增長,更需要注意這方面的健康照顧。接下來就讓寵特寶 VETdicate 獸醫師團隊為大家介紹貓咪腎臟病的相關知識,讓你更有效地守護愛貓的健康!

什麼是貓腎臟病?急性與慢性有什麼差別?

貓咪的腎臟病主要可分為急性腎損傷(AKI)和慢性腎臟病(CKD)兩種類型。

  • 急性腎損傷:其實就是早期一般民眾認為的急性腎衰竭,通常發生得很突然,例如貓咪誤食有毒物質或人類食用的消炎藥引起,必須立即就醫處理。若未及時控制,急性腎損傷也可能反覆發作,進而演變成慢性腎臟病。
  • 慢性腎臟病:就像是緩慢進行的「潛伏者」,早期症狀可能只是食慾減退、飲水量增加或體重緩慢下降,很容易被忽略,常常要等到症狀明顯時才被察覺。

一旦錯過黃金介入期,腎功能就可能無法恢復,家長們需要多一點耐心和細心來觀察。

貓腎臟病症狀有哪些?怎麼判斷我家的貓咪可能有腎臟病?

毛孩家長大多對自家毛孩的生活習慣非常熟悉,但有時候一些微小的變化,可能就是腎臟發出的求救訊號!寵特寶 VETdicate 提醒毛孩家長,如果觀察到以下這 5 個徵兆,就要特別注意,建議帶毛孩至動物醫院請獸醫師檢查,確保毛孩的健康。

1. 飲水量明顯增多

正常情況下,貓咪並不是特別愛喝水的動物,甚至有時還會讓家長頭疼牠喝得太少。但當你發現貓咪近期頻繁跑到水碗邊,或水量下降速度明顯加快,就得提高警覺了。這可能代表貓咪的腎功能正在變弱,導致排尿量變多,身體為了補充水分,導致喝水量增加

2. 排尿次數增加,尿量也明顯變多

貓咪腎臟功能受損後,無法有效濃縮尿液,因此家長可能會發現貓砂塊變多變大,或貓砂盆變得特別濕,貓咪跑廁所的頻率增加,表示尿量增多,需要特別注意。另外,若貓咪經常「蹲很久」,但尿量卻很少甚至出現疼痛表情,也可能是泌尿系統問題,也必須盡快就醫檢查。

3. 食慾明顯下降、甚至嘔吐

許多腎臟病的貓咪會逐漸失去食慾,變得挑嘴甚至拒食。有時還會發生嘔吐的現象,這是因為體內累積毒素過多,造成腸胃不適的結果。建議家長多留意貓咪吃飯的狀況,有異常盡快向獸醫諮詢。

4. 體重逐漸減輕

研究顯示,在貓被確診為慢性腎臟病前一年,貓的體重就可能下降快9%。即使家長很用心餵食,但仍發現貓咪變瘦、體重逐步減輕,這也是腎臟病的一個重要警訊。腎功能受損後,貓咪無法充分吸收養分,加上食慾下降,體重會持續下降,且體重較低的慢性腎臟病貓存活時間比較短

5. 活動力下降、精神不振

貓咪平常可能非常活潑,最近卻總是無精打采,喜歡躲在角落睡覺或不再像以前一樣主動與家人互動,這可能表示腎臟異常,導致體內代謝廢物累積,讓貓咪感到疲倦、精神不濟。

貓咪腎臟病原因與高風險因子

貓咪罹患腎臟病有些與日常習慣相關

很多毛孩家長在得知自家貓咪罹患腎臟病後,心裡常會浮現一個大問號:「為什麼是我們家貓咪?」其實,在研究中顯示, 慢性腎臟病是老年貓中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影響 10 歲以上貓的 30~40%。而貓咪之所以容易罹患腎臟病,背後原因相當多元,有些還與日常習慣息息相關。以下 5 點毛孩家長們可以多加注意!

貓腎臟病原因1:先天體質或遺傳問題

有些品種的貓咪(如波斯貓、阿比西尼亞貓等)天生就較容易有腎臟相關疾病,像是多囊腎、類澱粉沉著症或是腎臟發育不全等,這些都是無法預防的體質問題。

貓腎臟病原因2:腎臟自然老化

7歲以上貓慢性腎臟病的發生率會明顯提高,隨年紀比例持續增加。隨著貓貓邁入老年,腎絲球會慢慢硬化,老化的腎細胞也對損傷更為敏感且修復能力下降。

貓腎臟病原因3:錯誤食用藥物或植物

某些毒性物質會對貓咪腎臟造成直接傷害,進而引發急性腎損傷或演變為慢性腎臟病。常見的危險因子有葡萄或葡萄乾、百合花、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s),以及胺基糖苷類抗生素等,家長在給藥或環境佈置上須格外留意,避免誤食危險物質,才能降低腎臟受損風險。

貓腎臟病原因4:環境及其他疾病併發所致

患有慢性腎臟病的貓大多難以找到明確的病因,屬於原因未明的腎小管間質性腎炎。每隻貓咪發生的原因可能都不同,且並非單一狀況所導致,可能的致病因素包括:腎外疾病、病毒感染、慢性壓力、飲食不均衡、代謝異常與腫瘤等。

貓腎臟病原因5:急性腎損傷

急性腎損傷並非指特定疾病,而是臨床上的症候群,指的是腎臟功能在短時間內突然下降。可根據其發生部位分為3類:

1.腎前性 (Prerenal):因腎臟血流不足所致,腎臟需要接受心臟輸出量25%的血液輸出量來維持正常功能,任何全身循環衰竭或腎臟內部循環的失調,都會嚴重影響腎灌流。如果沒有及時救治便會產生永久性損傷。

2.腎性 (Renal):貓腎臟中的腎小管、腎小球、間質或腎內血管等部位因發炎、感染、缺血,包含上述中毒等原因受損,導致腎臟功能下降。

3.腎後性 (Postrenal):因泌尿道阻塞,例如結石或貓下泌尿道疾病(FLUTD)導致無法排尿等,造成腎盂、腎小管內壓升高或發炎反應,進而降低腎小球過濾率。

貓咪腎臟病治療方式有哪些?

雖然貓腎臟病無法根治,但透過醫療介入營養支持,可以有效延緩惡化、提升生活品質。以下是 2 個常見的治療方式與重點:

1.藥物治療

依據不同病況,獸醫可能會開立幫助控制降磷藥、降高血壓藥、胃藥、促進食慾的藥物等,可能包含施打紅血球生成素幫助貧血,和施打適量的輸液幫助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這些醫療方式的目的在於降低代謝的廢物減緩腎臟的傷害提升貓咪的舒適度與食慾
家長們需配合定時給藥與其他醫療方式,並注意是否有副作用產生。

2.定期追蹤檢查

血液尿液檢查能幫助獸醫追蹤貓咪的腎功能指數如 肌酸酐 (Creatinine)、尿素氮 (BUN)、二甲基精氨酸 (SDMA)、尿蛋白/肌酸酐比值 (UPC)、電解質平衡與尿比重 (USG)等。高齡貓建議每 3~6 個月回診一次,以利及早發現變化並調整治療方向,注意以下血中肌酸酐數值可能隨檢測機器不同有差異,僅供參考。以下簡單介紹慢性腎衰竭(CKD)的分期:

  • 第一期(Stage 1):血檢中肌酸酐與 SDMA 仍在正常範圍,但可能已有蛋白尿、腎臟結構改變等早期徵兆。這時若能提供營養成分,有機會幫助維持腎臟的健康狀態。
  • 第二期(Stage 2):血中肌酸酐輕微升高 (1.6~2.8 mg/dL),不過症狀還不明顯,可能無法正確觀察到,家長如果有發現貓咪出現喝水量、尿量變多等初期症狀,就要多加注意。
  • 第三期(Stage 3):腎功能明顯退化,血中肌酸酐值約 2.9~5.0 mg/dL,貓咪可能會有嘔吐、體重下降、精神變差等狀況,是毛孩家長最有機會發現異狀的階段,需密切追蹤與調整飲食、藥物。若貓咪飲食或水分攝取不足,可能會考慮在此期開始裝餵食管協助。
  • 第四期(Stage 4):血中肌酸酐超過 5.0 mg/dL,屬於重度腎衰竭期,常伴隨明顯貧血、電解質失衡與尿毒症狀,需積極介入營養支持症狀緩解治療

貓咪腎臟病照護指南: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項

那麼除了配合治療,在日常又該怎麼照顧患有腎臟病的貓咪呢?以下和大家分享幾個簡單又實用的照護方式。

1.配合獸醫師的治療與追蹤

腎臟病雖無法完全根治,但透過藥物調控定期回診追蹤,能幫助穩定病情、改善症狀。獸醫師會依照貓咪的病程開立對應藥物,幫助控制病情,毛孩家長務必按時給藥,並避免自行停藥或改變劑量,以免影響疾病進程。

2.定期檢查腎指數,追蹤變化

定期進行血液與尿液檢查,是評估貓咪腎臟功能變化的關鍵。像是肌酸酐Creatinine、尿素氮BUN、二甲基精氨酸SDMA、尿蛋白/肌酸酐比值UPC及血壓等指數,都是判斷疾病是否進展的重要參考值。建議毛孩家長們可將數據做紀錄,方便日後比對與調整照護方向。

3.提供充足又乾淨的水源

多喝水對腎臟病貓咪來說非常重要,能協助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可以放置多個水碗,讓貓咪隨時都有乾淨水可以飲用。也可與獸醫師討論選擇適合的濕食提供額外的水分,若水分攝取仍不足,獸醫師可能會建議施打皮下輸液或裝餵食管幫助提供水分。

4.減少環境壓力,保持穩定作息

壓力是許多疾病惡化的加速器。家裡環境應避免頻繁變動,給貓咪一個能安心休息的角落。如果有其他寵物,也要留意彼此的相處情緒,減少不必要的緊張。

5.餵食專門為腎臟保健設計的營養補充

可以考慮專門為毛孩設計的貓咪腎臟營養補充品,例如含有冬蟲夏草等草本成分,內含蟲草素、游離脂肪酸、甘露糖醇與多種胺基酸等天然活性物質,具有多重保健效果,被用於支持貓咪的腎臟健康,透過結合適切的草本營養成分,協助維持活力與日常元氣,成為照護過程中溫和的後援。

6.避免高磷、高鹽、加工食物

針對腎臟病的貓咪,獸醫多會建議將飼料換成「腎臟病配方」,這類飼料通常為低磷、鈉,並強化 Omega-3 脂肪酸與提供高品質蛋白質,以減輕腎臟代謝負擔。高磷會加速腎臟病惡化,而高鹽分則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增加腎臟壓力。有些毛孩家長看到毛孩一時嘴饞,就餵食人類的食物,想說偷吃一點沒關係,其實這對貓咪的病情非常不利。在選用罐頭給腎病貓咪時也要特別注意選擇腎臟保健專用給予。

7.體重維持很重要

慢性腎臟病貓咪在研究顯示有體重持續下降的問題,且會影響存活時間,故在長期照護中,如何維持體重非常重要!許多毛孩家長會問我們:「除了處方飼料之外,有什麼可以幫助牠更穩定、補充體力的營養嗎?」這時候我們大多會推薦專為腎貓設計的營養粉,不僅可作為主食提供足夠的熱量與營養,或貓咪仍有食慾願意自主進食,但進食量不足時亦可額外添加在食物中,作為拌食給予,額外提供熱量與營養支持。

選擇專為貓咪所設計,容易消化吸收的腎臟營養粉配方,有調配適合的蛋白質含量、高熱量,並添加omega-3等腎貓所需的營養。粉末的好處是有多種餵食方式,易溶於水,除了可以灌食,也能直接與罐頭、乾飼料混合、泡成泥狀甚至做成小球當零食,方便好餵又不容易浪費,改善毛孩體重持續下降的困擾。

貓腎臟病不可怕,只怕你不懂牠的沉默

腎臟病雖然是需要長期關注的疾病,但只要及早察覺、積極處理,並搭配專業的營養支持,許多貓咪依然能夠享受幸福健康的生活。寵特寶 VETdicate建議毛孩家長,有任何疑慮一定要多與獸醫師討論,並帶至專業的動物醫院進行治療,確保給愛貓最合適且安心的照護喔!

延伸閱讀

貓咪關節炎別輕忽!常見症狀、原因與照護方式一次解析

當心老貓不吃東西只喝水!高齡貓常見老化問題與照顧重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