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關節炎別輕忽!常見症狀、原因與照護方式一次解析

貓咪關節炎會好嗎?

貓退化性關節疾病(Degenerative joint disease),包含骨關節炎、脊椎退化症等,是貓關節炎中最常見卻經常被忽略的慢性疾病,尤其在高齡貓族群中發生率更高,機率高達90%,但出乎意料的,儘管有這麼高的發生率,出現跛腳的貓咪卻僅僅只有4%。由於貓咪不像狗狗那樣會明顯表達疼痛,牠們通常喜歡靜靜忍耐,如果沒有及時發現,不只會影響貓咪的活動力,長期下來更會大幅降低貓咪生活品質。在這篇文章中,寵特寶VETdicate獸醫師團隊將帶大家深入了解貓咪關節炎的症狀、成因,以及目前常見的治療與保健方式,幫助毛孩家長從日常觀察中早一步發現問題,並提供最適切的照護。

貓咪關節炎是什麼?別再誤會牠只是「累」了!

有時聽毛孩家長說:「我家貓最近不太跳了,是不是老了?」其實,這樣的行為改變可能不只是單純年紀因素,而可能是貓咪罹患關節炎

貓咪的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主要會影響滑膜關節(synovial joint),是一種會逐漸惡化的退化性疾病。它不只是「老化」,還會影響整個關節結構,包含關節軟骨、骨頭、滑膜與韌帶等多個部位。最常受影響的關節包括肘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和肩關節胸腰椎的退行性變化也很常見。研究指出,貓咪罹患骨關節炎的機率亦比認知高出許多,不同篇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長,貓關節炎發生率介於16.5%~91%之間。特別是在12歲以上的高齡貓中,更有超過9成可透過X光檢查發現關節退化的跡象。

貓咪關節炎可能發生位置

貓咪關節炎症狀有哪些?5 種常見行為變化毛孩家長要留意

關節炎對貓咪來說是一種緩慢進展的疾病,初期可能只是偶爾不想跳、不太愛動,但隨著病程演進,會逐漸影響牠的生活節奏與情緒表現。以下我們整理出幾個在臨床上常見的表現型態,協助毛孩家長從日常行為中辨識出這些不易察覺的蛛絲馬跡:

1.休息時間變長

當貓咪活動力降低時,不見得會明顯跛行,而是變得更愛窩著不動。原本會主動追玩具或到處巡視的牠,現在可能整天窩在固定角落,不再頻繁移動或探索,睡覺與休息時間明顯拉長。

2.跳躍前猶豫不決

過去能一躍跳上沙發或櫃子的貓咪,現在跳躍前卻會停下來觀望,甚至尋找較矮的地方分段跳,或乾脆放棄。同樣地,原本會直接從高處跳下來的貓咪,若開始轉而尋找「階梯式」的落點,一步步慢慢移動,也是在用更穩定、不刺激關節的方式保護自己。

3.上下樓梯變得遲疑

不只是跳高變困難,上下樓梯時也可能出現猶豫或步伐不穩。往上走會變慢,往下跳也變得小心翼翼,這些都是行動受限的警訊

4.如廁動作變慢

關節不舒服時,貓咪進出貓砂盆、或蹲下排尿的動作都會變慢,有時甚至不願進入高邊貓砂盆。這不是牠「故意搗蛋」,而是排尿和排便姿勢讓牠感到吃力不舒服。

5.坐立時縮腳

當貓咪坐下或站立時習慣性把腳收起來,或總是單側用力、避免使用特定腳,那可能是為了避開疼痛而下意識採取的防禦姿勢,嚴重時甚至會讓牠們不願意轉身去清理後半身,久而久之,像是臀部、大腿或尾巴附近的毛髮就容易變得凌亂、打結,甚至沾染髒污。

小提醒:建議家長平時可以用手機錄下貓咪在家活動的樣子。

許多貓咪到了診間會因為緊張而不太願意活動,讓獸醫師難以看出牠在家裡的真實狀況。建議家長平時可以用手機錄下牠在家中走動、跳躍的模樣,這樣就能讓醫師有更多參考依據,幫助判斷是否有異常,也能提供更合適的照護建議喔!

貓咪關節炎成因有哪些?罹患關節炎的4大高風險因素統整

關節炎並不會某天突然出現的問題,而是貓咪在生活中長期累積下來的結果,如果保養得好,有機會能延緩疾病發生的年齡。以下是我們整理出的5大常見成因:

1. 年齡老化

隨著年紀增長,關節軟骨逐漸磨損、退化,毛孩活動時關節產生的摩擦會變得更明顯,受影響的關節也慢慢增多,導致骨關節炎的發生率明顯升高。

2. 特定品種

某些貓咪品種因基因或骨骼構造特性,更容易罹患骨關節炎,例如像是蘇格蘭摺耳貓的軟骨發育異常而出現粗短又不靈活的尾巴,以及變粗的四肢等骨骼畸形,和體型較大的緬因貓較容易出現髖關節發育不良引起髖關節發炎。因基因或骨骼構造較特殊,先天就較容易發生關節發育異常,導致關節提早出現磨損或發炎的情形,影響四肢骨骼的健康。

3. 體重過重

雖然目前關於貓咪肥胖與關節炎之間的研究仍有限,但已有觀察指出,肥胖貓出現關節退化跡象的比例,是正常體重貓的兩倍。雖然這並不足以證實兩者間的直接因果關係,但可以肯定的是,對於本就不舒服的關節來說,額外的體重負擔可能讓不適加劇,導致活動意願下降、臨床症狀惡化。家長若發現貓咪過重,仍建議與獸醫討論合適的體重管理策略,減輕關節壓力、延緩退化進程。

4. 外傷病史

如果貓咪曾經發生跌落、骨折、關節脫位等意外,都可能改變關節內部的穩定性。就算當下痊癒了,也可能為日後埋下病根,提早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等問題。

貓咪關節炎會好嗎?用對方法,就能延緩惡化

貓咪關節炎有機會能痊癒嗎?

關節炎雖然屬於慢性退化性疾病,無法完全「痊癒」,但透過適當治療與保健,可以延緩惡化、減輕疼痛,讓貓咪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以下是目前最常見的7大治療與照護方向:

1.提供柔軟舒適的床墊

關節不適的貓咪如果長期睡在地板或硬質地面,容易增加疼痛感與壓力。建議幫牠準備柔軟好躺的墊子,像是毛毯、泡棉墊等,鋪在牠常待的位置,幫助減少局部壓力,讓貓咪能更安心地休息。

2.設置低階跳台或緩坡

雖然許多貓咪喜歡窩在高處觀察環境,但對關節退化的毛孩來說,高處變得難以上下。可以在家中設計跳台、階梯組合或擺設穩固家具,幫助牠慢慢移動、減少跳躍時的負擔。

貓咪關節炎的照護方式之一是設置低階跳台或緩坡

3.維持環境溫暖

關節疼痛在寒冷時會更明顯,尤其是冬天或潮濕氣候。可以幫貓咪選擇溫暖處作為休息區,或利用電暖墊、毛毯等方式保暖,讓牠在舒適環境下放鬆關節。

4.選用開口低、好進出的貓砂盆

對貓咪來說,蹲下與進出貓砂盆都是需要用力的動作,但骨關節炎的貓咪腳較不易彎曲或伸展,如果貓砂盆的門檻或邊緣過高,貓咪就很可能因為進出不便開始憋尿,導致下泌尿道出現問題。建議使用開口較低或無蓋、開放式的貓砂盆,讓牠如廁更順利、不感到負擔。

5.將食盆與水碗放在易達處

如果原本的食物與水碗放在高處或需跳躍的地方,記得重新調整。建議放在貓咪易達、活動路線中途的位置,或在家中不同地方增加食盆與水盆,避免貓咪需要長途跋涉才能吃飯。也可以調整貓碗高度,減少貓咪低頭的幅度。

6.維持適當體態

控制體重對老貓的健康很重要喔!能減輕關節壓力與必須維持足夠肌肉量來幫助關節穩定。可以與獸醫討論自家貓貓目前的體態,並量身定做最合適的飲食與運動方式!

7. 補充關節保健營養品

除了治療與控制,我們也很鼓勵毛孩家長從日常中幫貓咪補充關節營養,適合的成分如以下:

  • 葡萄糖胺(Glucosamine):是構成關節軟骨與滑液中醣胺聚醣(GAG)的前驅物,有助於維持軟骨結構與彈性,可選擇高純度的鹽酸型葡萄糖胺,不僅為天然萃取,鹽分含量較低,且葡萄糖胺含量較高。
  • 軟骨素(Chondroitin):具有良好的親水性,有助於關節飽水度、維持潤滑,也以提供幫助緩衝關節擠壓的原料,可選擇高純度,並同為哺乳動物的豬來源軟骨素,更適合犬貓使用。與葡萄糖胺一同補充,在日常關節營養補給上是常見搭配。
  • 有機硫(MSM):為天然來源的硫化物,是蛋白質的重要原料,幫助提供關節所需硫元素,作為活動舒適度的日常照護。
  • 維生素E、C與錳:可促進膠原蛋白形成,及醣胺聚醣的生成過程中扮演重要輔助角色,亦可幫助體內結締組織、骨骼及牙齒健康的同時減少自由基產生。
  • 蛋殼膜(Egg Shell Membrane):為近年較常被研究的關節營養成分,不僅含有天然來源的葡萄糖胺、軟骨素、玻尿酸等營養,還有酵素和多種蛋白質,包含膠原蛋白等,提供軟骨、關節滑液肌腱、韌帶等所需營養,也可幫助肌肉維持,與協助肌腱、韌帶等結構以維持關節穩定。
  • 草本:平時是較少會被注意的營養,但多種草本營養被發現有抗氧化作用,與幫助肌肉、肌腱與韌帶的健康,並支持關節穩定。

挑選保健食品時,除了成分要看得懂、來源要清楚,寵特寶VETdicate建議也留意產品有沒有通過專業認證。像是 NASC(美國國家動物營養品協會) 專門負責監督與審查美國動物營養品品質的單位,只要是由美國原裝進口並有該機構認證標章的產品,代表它在原料、安全性、標示與製造流程上都有一定的標準,是值得信賴、能安心給毛孩吃的保健食品。

關節炎不可逆,但我們可以幫毛孩更舒服地走下去

關節炎雖然無法完全痊癒,卻只要及早發現、穩定照護,再搭配正確的營養補充,貓咪依然可以自在地跳上窗台、舒適地窩在你懷裡。若你已經注意到毛孩的異常,寵特寶VETdicate建議您立刻到專業的動物醫院進行治療,讓醫師為毛孩從藥物控制、體重管理、物理治療、日常的營養保健評估,守護毛孩的關鍵行動力!

延伸閱讀:

貓咪好像變懶、變瘦又愛喝水?小心可能是貓腎臟病早期徵兆!

當心老貓不吃東西只喝水!高齡貓常見老化問題與照顧重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