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失智不等於失去希望:認識狗狗失智症與照顧方法

狗狗失智症和人類的阿茲海默症相當類似

你是否注意到,平常黏人的狗狗最近常常獨自在角落發呆?過去總是準時搖尾巴等家人回家,現在卻像不認識一樣毫無反應,有時甚至在家裡亂走、失去過去的上廁所習慣,在家中亂尿尿?這些都可能是狗狗失智的警訊。由寵特寶 VETdicate 獸醫師團隊將深入解析狗狗認知障礙症候群、狗狗失智的症狀、照顧與治療方式,協助毛孩家長在狗狗生命的晚年,給予最適切的陪伴與支持。

狗狗也會失智?認識犬認知功能障礙(CCD)

犬認知功能障礙(Canine Cognitive Dysfunction Syndrome,簡稱 CCD),可以看作為狗狗的「失智症」,和人類的阿茲海默症相當類似。這是一種常見於高齡犬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特別容易出現在8歲以上的狗狗身上,且發生率會隨年齡明顯上升。

  • 根據研究,在11~12歲的狗狗中盛行率約有28%
  • 到了15歲以上,盛行率甚至高達68%。
  • 但認知功能下降也不是只在老年狗狗發生,在研究上甚至在6歲的壯年犬隻也被發現有認知功能下降的問題。

狗狗失智不可逆且無法治癒,但若能及早發現,透過生活環境調整、營養補充及適當的輔助治療,仍可有效延緩病程進展,並提升狗狗晚年的生活品質。如果你家毛孩已邁入熟齡期,不妨開始多觀察牠的日常行為,若出現異常變化,建議盡早諮詢專業獸醫師評估

狗狗為什麼會失智?一起了解背後的原因

狗狗失智的原因並不是單一問題造成,而是隨著年齡增長,腦部出現多種病理變化交互作用的結果。以下整理造成狗狗失智的原因:

  • 自由基增加:動物每天都會產生自由基, 年輕時體內的自由基和抗氧化物可以互相抵消平衡,隨著年紀增加,狗狗大腦的抗自由基防禦降低,而這些自由基會傷害腦細胞導致退化,也會引發腦部發炎反應。
  • 異常蛋白質堆積:腦部發炎反應和功能失調會導致 β-類澱粉蛋白沉積,此為一種具有神經毒性的蛋白質,除了再引起炎症反應外,也會干擾神經傳導與影響腦部代謝。
  • 腦內化學物質失衡:參與記憶與行為調控的神經傳導物質濃度改變,加上其他神經酵素活性改變,會使狗狗的行為模式出現異常。
  • 腦部結構性變化:包括腦萎縮、腦室擴大、腦血管出血或梗塞等,也常見於失智狗狗。
  • 粒線體退化:粒線體是細胞內的能量工廠,負責利用葡萄糖產生能量。失智狗狗的腦細胞粒線體異常,無法有效利用葡萄糖,導致腦細胞長期能量不足。

狗狗失智症狀有哪些?認識DISHAA 指標與常見6種症狀

狗狗失智的症狀初期往往難以察覺,因此獸醫臨床上常以「DISHAA」6大觀察指標來評估牠們的行為改變,並根據這些分類,整理出常見的6種症狀表現,幫助你更容易理解狗狗可能正在經歷的變化:

1. D – Disorientation 迷失方向:走來走去或迷路

當狗狗在熟悉的家中也會迷路、走進角落出不來,或在房間裡來回踱步、不斷撞到家具時,很可能是牠已經失去原本的方向感。這種空間定向能力的喪失,是狗狗失智常見的徵兆。

2. I – Interaction 社交互動:情緒改變或反應遲鈍

狗狗可能變得冷淡、不理人,對探索、打招呼或撫摸的興趣下降,也可能對人或動物變得敏感、易受驚嚇。容易受到陌生人、訪客、家人或是被其他動物激怒,容易感到害怕甚至出現攻擊行為。

3. S – Sleep-wake cycle 睡眠周期:日夜顛倒的睡眠

失智狗狗常會在白天睡很久、晚上卻變得特別活躍。牠們可能整晚來回走動、吠叫、焦躁不安,甚至叫醒家人。這是因為大腦調控作息的功能開始失調,無法正常感知白天與黑夜,導致睡眠節奏顛倒。

4. H – House-soiling, learning & memory 學習記憶:忘記指令或熟悉路線

即使以前訓練得很好,狗狗也可能漸漸忘記基本指令,像是「坐下」、「等等」等,過去從不在室內亂上廁所的狗狗,可能突然開始隨地大小便,會忘記上廁所的位置、吃飯時間,甚至對熟悉的散步路線感到困惑。這代表牠的記憶與學習能力正在退化。

5. A – Activity 活動力:不斷重複同樣的事情

你可能會看到狗狗一直舔某個部位、持續繞圈、來回走相同的路線,或在沒有明顯原因下一直叫。也可能看到狗狗卡在傢俱中,卻還是持續往前進而無法脫困。這些重複性行為常是因為牠們的大腦無法有效調控行動,變得僵化、缺乏變化。

6. A – Anxiety 焦慮:情緒與行為異常

有些狗狗和飼主分離時出現焦慮的情形,甚至對環境會變得比較焦躁、容易受驚嚇或突然吠叫,對於新的環境或外出感到恐懼。

狗狗失智治療方式有哪些?臨床常見3大方向

狗狗的失智目前雖無法完全治癒,但狗狗對認知的需求沒有人類那麼精細,治療成效往往會比較好。只要及早介入,搭配合適的用藥營養補充,就能延緩大腦退化、改善狗狗與毛孩家長的生活品質。以下整理3大治療方向:

1. 藥物治療

  • 依據獸醫師評估狗狗是否需要使用藥物治療,不同的藥物有不同的作用機制。
  • Selegiline、Gabapentin、Fluoxetin等可調節大腦中傳導物質與多巴胺濃度、改善腦部循環、睡眠與緩解焦慮等症狀。
  • 使用藥物前應先請獸醫師評估狗狗的失智狀況,並依照獸醫師開立藥物按時給予與定期追蹤。

2. 中醫療法

  • 針灸:可刺激神經反應促進腦部循環。
  • 中藥調理:改善腦部與氣血,有助減緩認知退化與行為異常。
  • 有些狗狗在搭配西醫與中醫合併治療下,能獲得不錯的輔助效果。

3. 營養補充

營養補充是穩定狗狗老年神經與腦部保健的重要輔助方式之一,尤其是添加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這類營養品可與日常飲食一起使用,協助維持神經系統的穩定,適合做為熟齡犬長期照護的一部分。在獸醫師指示下,常見可使用的營養成分包括:

  • S-腺苷甲硫氨酸(SAMe)腦磷脂(Phosphatidylserine)輔酶Q10維生素E、鋅等:這些營養素具抗氧化作用,可幫助減少自由基對細胞的傷害,維持神經系統與腦部健康。
  • Omega-3脂肪酸:有助於維持老犬的神經系統與皮毛健康。選擇上應注意EPA與DHA的濃度(每毫升中的含量),與是否有例如軟膠囊的抗氧化保存包裝方式。
  • 草本營養成分:如薑黃、遠志、丹參等,含有天然抗氧化物質與協助腦部維持健康所需營養成分,此外草本營養也能提供溫和幫助,維持健康情緒與睡眠品質,適合搭配日常飲食提供支持。

狗狗失智照顧方法:環境、陪伴與生活調整

有規律的互動與適當的刺激,不只能延緩狗狗退化,也能讓狗狗感到安心

照顧失智中狗狗,除了藥物與營養補充外,日常生活中的陪伴與環境設計也很重要。穩定的環境、有規律的互動與適當的刺激,不只能延緩退化,也能讓狗狗感到安心。以下整理3個居家照顧方向,協助你為愛犬打造更有品質的熟齡生活。

1. 環境刺激

透過日常的嗅聞遊戲、引入新玩具規律散步運動等方式,讓狗狗在生活中適度刺激腦部是最棒的。我們也常聽到家裡長輩退休之後,突然就快速老化,這也是因為與人的交際變少,腦部受到的刺激銳減導致。

所以在狗狗活動力還可以負荷的情況下就規律在白天出門散散步吧!除了調整生理時鐘、幫助維持肌肉量,也會同時給予腦部需要的刺激。

2. 打造狗狗友善環境

高齡狗狗行動力與方向感下降,容易在家中發生碰撞或迷路。可以鋪設防滑墊、移除障礙物,並固定水碗與食盆位置,建立安全又熟悉的動線,幫助牠們自在移動,降低跌倒風險。

如果家中的狗狗一直繞圈圈,也可以用塑膠游泳池創造出來的柔軟空間讓狗狗在裡面安心活動。

3. 放輕鬆,就是最好的節奏

慢慢了解夜晚吠叫無意識便溺甚至突然攻擊,其實都是失智症的症狀,而不是狗狗「老了故意搗蛋」。

當我們認清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就能用更平靜、理解的心情,接受牠們不再一樣的樣子。不用獨自埋頭努力,適時向外求援,與獸醫師討論、家人分工、善用小道具等。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情輕鬆,才是讓陪伴走得更久的關鍵!

狗狗失智不是終點,寵特寶VETdicate陪你穩穩照顧每一天

狗狗失智雖然大大影響熟齡狗狗的生活,但只要及早發現穩定照護,再搭配正確的營養補充生活調整,毛孩依然可以自在地生活、安心地陪伴在你身邊。若你已經觀察到牠出現走來走去、方向感異常、日夜顛倒或大小便混亂等情況,寵特寶VETdicate建議您儘早前往專業動物醫院評估,讓獸醫師從藥物控制、環境設計、日常刺激與營養補給等面向,提供完整的照護建議,幫助毛孩在熟齡的歲月裡,依然活得穩定、有品質。

延伸閱讀

老狗照顧別等出現問題才重視!一文看懂高齡犬老化徵兆、疾病

狗狗關節炎影響行動?掌握3階段症狀、引發原因與照護關鍵

認識狗狗腎臟病,一文看懂發病成因、常見症狀與照護飲食方式